close
汕頭歷史沿革
汕頭原是揭陽(後居澄海)海邊的一個漁村。元代,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形成較大漁村,稱為 廈嶺 。至嘉靖九年(公元1530年),現在的外馬路老媽宮一帶至崎碌已形成沙脊,稱作 沙汕 。萬歷三年(1575年),沙脊積聚成片,稱作 沙汕坪 。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在現在的外馬路人民銀行汕頭支行所在地建炮臺、煙墩,稱作 沙汕頭 ,以後,清政府在這裡設站收取鹽稅,簡稱為 汕頭 。至嘉慶四年(1809年),因商船停泊越來越多,稱作 沙汕頭港 。至開埠前,已建立瞭 漳潮會館 ,商業活動日趨活躍,具備商埠雛型。汕頭開埠後,鴉片和外國商品源源輸入,而大批 豬仔 (契約華工)被源源輸送到各國殖民地充當苦力,英國、德國、法國、挪威、美國、日本等國先後設立領事館,進行經濟、文化、軍事侵略。
汕頭得名於海濱泥沙積聚而成的沙脊。由於韓江泥沙在海濱地帶的不斷沖積,並在潮汐風浪的作用下,在今汕頭老市區一帶形成一條自然的沙堤,這種沙堤就叫做 汕 ,開端處則叫 汕頭 。汕頭又有鮀島的別稱。鮀是種體小而圓、帶有斑點的魚類,屬鯊魚的一種,稱作鯊鮀。汕頭市區因位於鮀濟河一側,三面環水,歷史上曾是半島,過去海灣盛產鯊鮀,故稱 鮀島 。
開埠 汕頭市開埠到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。這裡原是一片波濤滔滔的海灣,因近幾百年來韓江所帶泥沙的沖積,才逐從朋海底浮聚起來。元代時,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,已初步形成較大的漁村,稱為 廈嶺 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設蓬洲禦千戶所於此。明萬歷三年(公元1575年),韓江口的沙脊已積聚成片,稱為 沙汕坪 。清康熙五十六年(公元1717年),在這裡築煙墩建炮臺,稱為 沙汕頭 。從雍正(公元1730年)到乾隆年間,遷到這裡居住的人日益增多,除瞭捕魚、耕田之外,還利用海水曬鹽,各地鹽販也常到這裡販鹽運銷。清政府在此設站征收鹽稅。簡稱 汕頭 。汕頭又有 鮀島 之稱。以後,隨著過往商船日趨頻繁,乾隆二十一年(公元1756年),清政府在放雞山(今媽嶼島)設立 常關 ,課收南北商運的關稅,這是在汕頭最早設立的海關。
建國後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重新建制,設立潮汕專區;1953年1月與惠陽、興梅專區合並為粵東行署;1956年2月與興格合稱汕頭專區,1965年興梅獨立設專區,汕頭及下轄縣稱為汕頭地區。另經幾次變動。但汕頭市均為地方或專區黨政機關所在地。1981年11月,在汕頭市劃出一片土地創辦汕頭經濟特區。1983年7月,實行地市合並,建立市領導縣的體制,轄澄海、南澳、潮陽、揭陽、揭西、普寧、惠來、饒平8縣和潮州市。1989年1月潮州市劃為省轄市。1991年4月6日,國務院批準汕頭經濟特區擴大到整個汕頭市,面積234平方公裡,並定於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國務院1991年12月決定,調整潮汕地區的行政區劃,設置汕頭、潮州、揭陽3個地級市。1993年4月,國務院批準潮陽撤縣設市(縣級);1994年4月,國傢遼批準澄海撤縣設市(縣級);同月,國務院批準潮陽市河清鎮劃歸汕頭市,設河浦區(縣級)。至此,汕頭市轄龍湖、金園、升平、達濠、河浦五個縣級區和南澳縣,代管潮陽市、澄海市。
汕頭市金平區於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,由原升平區、金園區及原達濠區礐石街道潯洄居委、龍湖區龍溪路以北區域組建而成。
1949年10月24日汕頭市解放後,定為省轄地級市,市設置第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區公所。次年辟澄海縣的金砂、岐山、大窖3鄉並入汕頭市郊。1950年10月成立潮汕專員公署,轄潮安、潮陽、揭陽、饒平、南澳、普寧、惠來、澄海8個縣。1951年7月按廣東省第19次委員會議決定,成立粵東辦事處。
1952年11月14日撤銷粵東辦事處,成立粵東行政公署,轄潮安、饒平、普寧、澄海、揭陽、惠來、梅縣、豐順、興寧、蕉嶺、紫金、龍川、陸豐、大埔、五華、平遠、惠陽、河源、海豐、南澳21個縣和汕頭市。1955年9月23日經國務院批準,粵東行政公署治所,由潮州市遷至汕頭市。
1956年11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,撤銷粵東行政公署,設立汕頭專區,治所設在汕頭市,汕頭市為省轄市,市第一區改為 安平區 ,第二區為 同平區 ,第三區為 公園區 ,第四區改為 市郊區 ,並將?石風景區並入安平區。汕頭專區轄潮安、饒平、潮陽、普寧、澄海、南澳、揭陽、惠來、梅縣、豐順、大埔、五華、興寧、平遠、蕉嶺15個縣和潮州市。
1958年11月25日經中共廣東省委批準,撤銷潮州市,改設為潮安縣城關人民公社,汕頭市由省轄改為汕頭專區管轄,同時擴大市區,將澄海的下蓬鄉、?浦鄉,潮陽的河浦鄉、珠園鄉和達濠鎮劃入汕頭市,撤銷汕頭市郊區區公所,成立汕頭市郊區辦事處。同年,陸豐、海豐兩縣劃入。
1965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,以揭陽、陸豐兩縣各一部分地域,設置揭西縣;同年,辟梅縣、大埔、豐順、蕉嶺、平遠、興寧、五華7個縣,設立梅縣專區美國商標登記。汕頭專區管轄潮安、潮陽、普寧、饒平、揭陽、陸豐、海豐、澄海、南澳、惠來、揭西11個縣和汕頭市。
1968年3月16日經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批準成立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。
1975年11月22日經國務院批準,汕頭市恢復為省轄地級市。
1979年3月2日中共廣東省委通知設立汕頭地區行政公署,1980年1月1日正式掛牌。
1980年8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,於汕頭市區東面龍湖片劃出1.6平方千米,建立汕頭經濟特區;1981年11月14日經上級批準,廣東省汕頭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;1984年11月29日經國務院批準,汕頭經濟特區面積由原1.6平方千米擴大為52.6平方千米。其中龍湖片區(含媽嶼島)22.6平方千米,廣澳片區30平方千米。1986年8月26日、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批準設立汕頭經濟特區。
1983年7月13日,中共廣東省委決定:撤銷汕頭地區建制,實行地市合並,市領導縣的體制,汕頭市為省直轄市(國務院12月22日正式批準)。汕頭市管轄區為揭陽、饒平、澄海、潮陽、南澳、普寧、惠來、揭西、海豐、陸豐、潮州市等10縣1市以及安平、同平、公園、金砂、市郊5個市轄區和一個經濟特區。27日,省委通知,從9月1日起,海豐、陸豐兩縣劃歸惠陽地區管轄。汕頭市共轄8縣(澄海、饒平、南澳、潮陽、普寧、惠來、揭陽、揭西)1市(原潮安縣與潮州合並,改稱潮州市)和6個市轄區(安平、同平、公園、金砂、達濠、郊區)及經濟特區,全市共153個建制鎮、23個鄉、31個街道辦事處和3425個村民委員會,人口950多萬。
1983年12月29日,市委發出《關於調整市轄區行政區劃的通知》,將市區調整為6個市轄區。安平、同平、公園、金砂區的行政區域不變;原郊區分為達濠區和郊區。調整區劃從1984年1月1日起執行(1984年11月29日國務院批準)。
1984年1月10日,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,委托汕頭市代管潮州市。
1989年1月1日,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,潮州市列為省轄市,享受市(地)一級經濟管理權限。
1991年4月6日,國務院同意將汕頭經濟特區的范圍擴大到汕頭市區。擴大後的汕頭經濟特區界線是:東部以韓江支流新津河為界,南部以海岸線為界,西北部以桑浦山分水嶺為界,西南部以濠江為界,北部以龍坑山分水嶺為界,面積從原來的52.6平方千米擴大到約234平方千米。調整方案從1991年11月1日起實施。
1991年9月14日,經國務院批準,汕頭市轄區行政區劃調整,將汕頭市安平、同平、公園、金砂、達濠、郊區6個市轄區及原汕頭經濟特區龍湖、廣澳兩個片區調整為龍湖、金園、升平、達濠4個市轄區。
1991年12月7日,國務院決定調整汕頭、潮州兩市行政區劃:一、潮州市升格為地級市,將潮安縣和原汕頭市的饒平縣劃歸潮州市管轄;二、撤銷揭陽縣,設立揭陽市(地級),將揭東縣和汕頭市的揭西、普寧、惠來共4個縣劃歸揭陽市管轄;三、汕頭市管轄潮陽、澄海、南澳3縣和市域4區的行政區劃,全市面積2064.4平方千米。
1993年4月15日,經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準,同意撤銷潮陽縣,以原行政區域設立潮陽市,由省直轄。省人民政府決定,委托汕頭市代管潮陽市。
1994年,經國務院批準:(1)擴大市轄區行政區域,增設河浦區。4月25日,國務院批復同意把潮陽市河浦鎮區域劃歸汕頭市區,撤銷河浦鎮建制,設立河浦區(縣級)。河浦區不作為特區,行政區域總面積52.80平方千米。調整變更後,汕頭市轄龍湖、金園、升平、達濠、河浦5個區,總面積298.3平方千米。(2)澄海縣撤縣建市。4月21日,省民政廳批復汕頭市人民政府;經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準撤銷澄海縣,設立澄海市(縣級),原澄海縣的行政區域為澄海市的行政區域,省人民政府決定,委托汕頭市代管澄海市。
2000年,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:汕頭市總人口4671279人;達濠區184746人、龍湖區255888人、金園區459687人、升平區290768人、河浦區79023人、南澳縣70352人、潮陽市2470812人、澄海市860003人。
2002年,汕頭市轄5個區、1個縣,代管2個縣級市,53個街道、38個鎮,606個村委會、549個居委會。
2003年1月29日,國務院批準(國函[2003]11號):美國商標申請推薦調整汕頭市行政區劃。
(1)撤銷汕頭市升平區、金園區,設立汕頭市金平區。以原升平區、金園區(不含高新技術開發區東片區域,即東起天山北路,西至華山北路,南起汕頭經濟特區北界線,北至科技北三街向南轉向科技西路再轉向科技北二街)、原達濠區礐石街道潯洄居委會、龍湖區龍溪路以北區域(即東起華山北路,西至龍湖溝西側,南起龍溪路,北至汕頭經濟特區北界線)的行政區域為金平區的行政區域。區人民政府駐金砂中路(原金園區人民政府駐地)。
(2)撤銷汕頭市河浦區、達濠區,設立汕頭市濠江區。以原達濠區(不含礐石街道的潯洄居委會)和河浦區的行政區域為濠江區的行政區域。區人民政府駐府前路(原達濠區人民政府駐地)。
(3)撤銷縣級潮陽市,分別設立汕頭市潮陽區、潮南區。以原潮陽市文光、城南、金浦、棉北4個街道,海門、河溪、和平、西臚、關埠、灶浦、金玉、谷饒、貴嶼、銅盂等10個鎮的行政區域為潮陽區的行政區域。區人民政府駐中華路(原潮陽市人民政府駐地)。以原潮陽市峽山、井都、沙隴、成田、田心、司馬浦、陳店、兩英、仙城、臚崗、紅場、雷嶺12個鎮的行政區域為潮南區的行政區域。區人民政府駐峽山鎮。
(4)撤銷縣級澄海市,設立汕頭市澄海區。以原縣級澄海市的行政區域(不含外砂鎮、新溪鎮)為澄海區的行政區域。區人民政府駐文冠路(原澄海市人民政府駐地)。
(5)將原澄海市的外砂、新溪2個鎮、原金園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東片區域(即東起天山北路,西至華山北路,南起汕頭經濟特區北界線,北至科技北三街向南轉向科技西路再轉向科技北二街)劃歸龍湖區管轄。
3月13日,市委、市政府召開汕頭市行政區劃調整動員大會,對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工作作瞭全面部署。3月26日和4月1日,圓滿完成瞭原達濠區潯洄居委會、原澄海市外砂鎮、新溪鎮行政管轄權的移交工作。6月底,汕頭市全面完成瞭行政區劃調整任務。(根據《汕頭特區年鑒》2004版》)
區劃調整前:金園區面積38平方千米,人口43萬,郵政編碼515041;達濠區面積98平方千米,人口19萬,郵政編碼515071;龍湖區面積47平方千米,人口18萬,郵政編碼515041;升平區面積66平方千米,人口31萬,郵政編碼515021;河浦區面積64平方千米,人口8萬,郵政編碼515131;澄海市面積403平方千米,人口83萬;潮陽市面積1256平方千米,人口251萬,郵政編碼515100,轄4街道、22鎮(面積人口根據《簡冊2003年版》)。區劃調整後,汕頭市轄6區(龍湖、金平、濠江、潮陽、潮南、澄海)1縣(南澳)。6個區總面積1950平方千米,人口454萬。
2003年底,汕頭市轄6個市轄區、1個縣,共有37個街道、32個鎮,501個居委會、591個村委會。總人口4846352人。
2005年12月31日,汕頭市轄6個市轄區、1個縣,共有37個街道、32個鎮。
截止2008年末,汕頭市轄6個市轄區、1個縣,共有44個街道、30個鎮,其中金平龍湖和澄海為主城區(澄海隻包括澄城、壩頭、萊蕪和上華一小部分),潮陽、濠江和潮南為副城區。
上美國商標申請費用一頁 1 2 下一頁
汕頭原是揭陽(後居澄海)海邊的一個漁村。元代,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形成較大漁村,稱為 廈嶺 。至嘉靖九年(公元1530年),現在的外馬路老媽宮一帶至崎碌已形成沙脊,稱作 沙汕 。萬歷三年(1575年),沙脊積聚成片,稱作 沙汕坪 。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在現在的外馬路人民銀行汕頭支行所在地建炮臺、煙墩,稱作 沙汕頭 ,以後,清政府在這裡設站收取鹽稅,簡稱為 汕頭 。至嘉慶四年(1809年),因商船停泊越來越多,稱作 沙汕頭港 。至開埠前,已建立瞭 漳潮會館 ,商業活動日趨活躍,具備商埠雛型。汕頭開埠後,鴉片和外國商品源源輸入,而大批 豬仔 (契約華工)被源源輸送到各國殖民地充當苦力,英國、德國、法國、挪威、美國、日本等國先後設立領事館,進行經濟、文化、軍事侵略。
汕頭得名於海濱泥沙積聚而成的沙脊。由於韓江泥沙在海濱地帶的不斷沖積,並在潮汐風浪的作用下,在今汕頭老市區一帶形成一條自然的沙堤,這種沙堤就叫做 汕 ,開端處則叫 汕頭 。汕頭又有鮀島的別稱。鮀是種體小而圓、帶有斑點的魚類,屬鯊魚的一種,稱作鯊鮀。汕頭市區因位於鮀濟河一側,三面環水,歷史上曾是半島,過去海灣盛產鯊鮀,故稱 鮀島 。
開埠 汕頭市開埠到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。這裡原是一片波濤滔滔的海灣,因近幾百年來韓江所帶泥沙的沖積,才逐從朋海底浮聚起來。元代時,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,已初步形成較大的漁村,稱為 廈嶺 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設蓬洲禦千戶所於此。明萬歷三年(公元1575年),韓江口的沙脊已積聚成片,稱為 沙汕坪 。清康熙五十六年(公元1717年),在這裡築煙墩建炮臺,稱為 沙汕頭 。從雍正(公元1730年)到乾隆年間,遷到這裡居住的人日益增多,除瞭捕魚、耕田之外,還利用海水曬鹽,各地鹽販也常到這裡販鹽運銷。清政府在此設站征收鹽稅。簡稱 汕頭 。汕頭又有 鮀島 之稱。以後,隨著過往商船日趨頻繁,乾隆二十一年(公元1756年),清政府在放雞山(今媽嶼島)設立 常關 ,課收南北商運的關稅,這是在汕頭最早設立的海關。
建國後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重新建制,設立潮汕專區;1953年1月與惠陽、興梅專區合並為粵東行署;1956年2月與興格合稱汕頭專區,1965年興梅獨立設專區,汕頭及下轄縣稱為汕頭地區。另經幾次變動。但汕頭市均為地方或專區黨政機關所在地。1981年11月,在汕頭市劃出一片土地創辦汕頭經濟特區。1983年7月,實行地市合並,建立市領導縣的體制,轄澄海、南澳、潮陽、揭陽、揭西、普寧、惠來、饒平8縣和潮州市。1989年1月潮州市劃為省轄市。1991年4月6日,國務院批準汕頭經濟特區擴大到整個汕頭市,面積234平方公裡,並定於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國務院1991年12月決定,調整潮汕地區的行政區劃,設置汕頭、潮州、揭陽3個地級市。1993年4月,國務院批準潮陽撤縣設市(縣級);1994年4月,國傢遼批準澄海撤縣設市(縣級);同月,國務院批準潮陽市河清鎮劃歸汕頭市,設河浦區(縣級)。至此,汕頭市轄龍湖、金園、升平、達濠、河浦五個縣級區和南澳縣,代管潮陽市、澄海市。
汕頭市金平區於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,由原升平區、金園區及原達濠區礐石街道潯洄居委、龍湖區龍溪路以北區域組建而成。
1949年10月24日汕頭市解放後,定為省轄地級市,市設置第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區公所。次年辟澄海縣的金砂、岐山、大窖3鄉並入汕頭市郊。1950年10月成立潮汕專員公署,轄潮安、潮陽、揭陽、饒平、南澳、普寧、惠來、澄海8個縣。1951年7月按廣東省第19次委員會議決定,成立粵東辦事處。
1952年11月14日撤銷粵東辦事處,成立粵東行政公署,轄潮安、饒平、普寧、澄海、揭陽、惠來、梅縣、豐順、興寧、蕉嶺、紫金、龍川、陸豐、大埔、五華、平遠、惠陽、河源、海豐、南澳21個縣和汕頭市。1955年9月23日經國務院批準,粵東行政公署治所,由潮州市遷至汕頭市。
1956年11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,撤銷粵東行政公署,設立汕頭專區,治所設在汕頭市,汕頭市為省轄市,市第一區改為 安平區 ,第二區為 同平區 ,第三區為 公園區 ,第四區改為 市郊區 ,並將?石風景區並入安平區。汕頭專區轄潮安、饒平、潮陽、普寧、澄海、南澳、揭陽、惠來、梅縣、豐順、大埔、五華、興寧、平遠、蕉嶺15個縣和潮州市。
1958年11月25日經中共廣東省委批準,撤銷潮州市,改設為潮安縣城關人民公社,汕頭市由省轄改為汕頭專區管轄,同時擴大市區,將澄海的下蓬鄉、?浦鄉,潮陽的河浦鄉、珠園鄉和達濠鎮劃入汕頭市,撤銷汕頭市郊區區公所,成立汕頭市郊區辦事處。同年,陸豐、海豐兩縣劃入。
1965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,以揭陽、陸豐兩縣各一部分地域,設置揭西縣;同年,辟梅縣、大埔、豐順、蕉嶺、平遠、興寧、五華7個縣,設立梅縣專區美國商標登記。汕頭專區管轄潮安、潮陽、普寧、饒平、揭陽、陸豐、海豐、澄海、南澳、惠來、揭西11個縣和汕頭市。
1968年3月16日經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批準成立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。
1975年11月22日經國務院批準,汕頭市恢復為省轄地級市。
1979年3月2日中共廣東省委通知設立汕頭地區行政公署,1980年1月1日正式掛牌。
1980年8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,於汕頭市區東面龍湖片劃出1.6平方千米,建立汕頭經濟特區;1981年11月14日經上級批準,廣東省汕頭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;1984年11月29日經國務院批準,汕頭經濟特區面積由原1.6平方千米擴大為52.6平方千米。其中龍湖片區(含媽嶼島)22.6平方千米,廣澳片區30平方千米。1986年8月26日、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批準設立汕頭經濟特區。
1983年7月13日,中共廣東省委決定:撤銷汕頭地區建制,實行地市合並,市領導縣的體制,汕頭市為省直轄市(國務院12月22日正式批準)。汕頭市管轄區為揭陽、饒平、澄海、潮陽、南澳、普寧、惠來、揭西、海豐、陸豐、潮州市等10縣1市以及安平、同平、公園、金砂、市郊5個市轄區和一個經濟特區。27日,省委通知,從9月1日起,海豐、陸豐兩縣劃歸惠陽地區管轄。汕頭市共轄8縣(澄海、饒平、南澳、潮陽、普寧、惠來、揭陽、揭西)1市(原潮安縣與潮州合並,改稱潮州市)和6個市轄區(安平、同平、公園、金砂、達濠、郊區)及經濟特區,全市共153個建制鎮、23個鄉、31個街道辦事處和3425個村民委員會,人口950多萬。
1983年12月29日,市委發出《關於調整市轄區行政區劃的通知》,將市區調整為6個市轄區。安平、同平、公園、金砂區的行政區域不變;原郊區分為達濠區和郊區。調整區劃從1984年1月1日起執行(1984年11月29日國務院批準)。
1984年1月10日,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,委托汕頭市代管潮州市。
1989年1月1日,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,潮州市列為省轄市,享受市(地)一級經濟管理權限。
1991年4月6日,國務院同意將汕頭經濟特區的范圍擴大到汕頭市區。擴大後的汕頭經濟特區界線是:東部以韓江支流新津河為界,南部以海岸線為界,西北部以桑浦山分水嶺為界,西南部以濠江為界,北部以龍坑山分水嶺為界,面積從原來的52.6平方千米擴大到約234平方千米。調整方案從1991年11月1日起實施。
1991年9月14日,經國務院批準,汕頭市轄區行政區劃調整,將汕頭市安平、同平、公園、金砂、達濠、郊區6個市轄區及原汕頭經濟特區龍湖、廣澳兩個片區調整為龍湖、金園、升平、達濠4個市轄區。
1991年12月7日,國務院決定調整汕頭、潮州兩市行政區劃:一、潮州市升格為地級市,將潮安縣和原汕頭市的饒平縣劃歸潮州市管轄;二、撤銷揭陽縣,設立揭陽市(地級),將揭東縣和汕頭市的揭西、普寧、惠來共4個縣劃歸揭陽市管轄;三、汕頭市管轄潮陽、澄海、南澳3縣和市域4區的行政區劃,全市面積2064.4平方千米。
1993年4月15日,經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準,同意撤銷潮陽縣,以原行政區域設立潮陽市,由省直轄。省人民政府決定,委托汕頭市代管潮陽市。
1994年,經國務院批準:(1)擴大市轄區行政區域,增設河浦區。4月25日,國務院批復同意把潮陽市河浦鎮區域劃歸汕頭市區,撤銷河浦鎮建制,設立河浦區(縣級)。河浦區不作為特區,行政區域總面積52.80平方千米。調整變更後,汕頭市轄龍湖、金園、升平、達濠、河浦5個區,總面積298.3平方千米。(2)澄海縣撤縣建市。4月21日,省民政廳批復汕頭市人民政府;經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準撤銷澄海縣,設立澄海市(縣級),原澄海縣的行政區域為澄海市的行政區域,省人民政府決定,委托汕頭市代管澄海市。
2000年,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:汕頭市總人口4671279人;達濠區184746人、龍湖區255888人、金園區459687人、升平區290768人、河浦區79023人、南澳縣70352人、潮陽市2470812人、澄海市860003人。
2002年,汕頭市轄5個區、1個縣,代管2個縣級市,53個街道、38個鎮,606個村委會、549個居委會。
2003年1月29日,國務院批準(國函[2003]11號):美國商標申請推薦調整汕頭市行政區劃。
(1)撤銷汕頭市升平區、金園區,設立汕頭市金平區。以原升平區、金園區(不含高新技術開發區東片區域,即東起天山北路,西至華山北路,南起汕頭經濟特區北界線,北至科技北三街向南轉向科技西路再轉向科技北二街)、原達濠區礐石街道潯洄居委會、龍湖區龍溪路以北區域(即東起華山北路,西至龍湖溝西側,南起龍溪路,北至汕頭經濟特區北界線)的行政區域為金平區的行政區域。區人民政府駐金砂中路(原金園區人民政府駐地)。
(2)撤銷汕頭市河浦區、達濠區,設立汕頭市濠江區。以原達濠區(不含礐石街道的潯洄居委會)和河浦區的行政區域為濠江區的行政區域。區人民政府駐府前路(原達濠區人民政府駐地)。
(3)撤銷縣級潮陽市,分別設立汕頭市潮陽區、潮南區。以原潮陽市文光、城南、金浦、棉北4個街道,海門、河溪、和平、西臚、關埠、灶浦、金玉、谷饒、貴嶼、銅盂等10個鎮的行政區域為潮陽區的行政區域。區人民政府駐中華路(原潮陽市人民政府駐地)。以原潮陽市峽山、井都、沙隴、成田、田心、司馬浦、陳店、兩英、仙城、臚崗、紅場、雷嶺12個鎮的行政區域為潮南區的行政區域。區人民政府駐峽山鎮。
(4)撤銷縣級澄海市,設立汕頭市澄海區。以原縣級澄海市的行政區域(不含外砂鎮、新溪鎮)為澄海區的行政區域。區人民政府駐文冠路(原澄海市人民政府駐地)。
(5)將原澄海市的外砂、新溪2個鎮、原金園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東片區域(即東起天山北路,西至華山北路,南起汕頭經濟特區北界線,北至科技北三街向南轉向科技西路再轉向科技北二街)劃歸龍湖區管轄。
3月13日,市委、市政府召開汕頭市行政區劃調整動員大會,對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工作作瞭全面部署。3月26日和4月1日,圓滿完成瞭原達濠區潯洄居委會、原澄海市外砂鎮、新溪鎮行政管轄權的移交工作。6月底,汕頭市全面完成瞭行政區劃調整任務。(根據《汕頭特區年鑒》2004版》)
區劃調整前:金園區面積38平方千米,人口43萬,郵政編碼515041;達濠區面積98平方千米,人口19萬,郵政編碼515071;龍湖區面積47平方千米,人口18萬,郵政編碼515041;升平區面積66平方千米,人口31萬,郵政編碼515021;河浦區面積64平方千米,人口8萬,郵政編碼515131;澄海市面積403平方千米,人口83萬;潮陽市面積1256平方千米,人口251萬,郵政編碼515100,轄4街道、22鎮(面積人口根據《簡冊2003年版》)。區劃調整後,汕頭市轄6區(龍湖、金平、濠江、潮陽、潮南、澄海)1縣(南澳)。6個區總面積1950平方千米,人口454萬。
2003年底,汕頭市轄6個市轄區、1個縣,共有37個街道、32個鎮,501個居委會、591個村委會。總人口4846352人。
2005年12月31日,汕頭市轄6個市轄區、1個縣,共有37個街道、32個鎮。
截止2008年末,汕頭市轄6個市轄區、1個縣,共有44個街道、30個鎮,其中金平龍湖和澄海為主城區(澄海隻包括澄城、壩頭、萊蕪和上華一小部分),潮陽、濠江和潮南為副城區。
上美國商標申請費用一頁 1 2 下一頁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